苏轼的诗词(共3563首)

苏轼头像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  • 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    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
    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
    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

  • 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
    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
    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    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
  • 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
    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
    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
    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。
    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
    料得年年肠断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
    (肠断 一作:断肠)

  • 游蕲水清泉寺,寺临兰溪,溪水西流。
    山下兰芽短浸溪,松间沙路净无泥,潇潇暮雨子规啼。
    (潇潇 一作:萧萧)

    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水尚能西!休将白发唱黄鸡。

  • 老夫聊发少年狂,左牵黄,右擎苍,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冈。
    为报倾城随太守,亲射虎,看孙郎。
    酒酣胸胆尚开张,鬓微霜,又何妨!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?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。

  • 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    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
  •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,解衣欲睡,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。
    念无与为乐者,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。
    怀民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
    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
    何夜无月?何处无竹柏?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

  • 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    (蒙 通:濛)

    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    (淡妆浓抹 一作:浓妆淡抹)

  • 三月七日,沙湖道中遇雨。
    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,已而遂晴,故作此词。
    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
    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
  • 花褪残红青杏小。
    燕子飞时,绿水人家绕。
    枝上柳绵吹又少。
    天涯何处无芳草!
    墙里秋千墙外道。
    墙外行人,墙里佳人笑。
    笑渐不闻声渐悄。
    多情却被无情恼。

  • 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乱入船。
    卷地风来忽吹散,望湖楼下水如天。

  • 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,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。
    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。
    举酒属客,诵明月之诗,歌窈窕之章。
    少焉,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于斗牛之间。

  • 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
    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
    两两归鸿欲破群,依依还似北归人。
    遥知朔漠多风雪,更待江南半月春。

  • 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。
    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
    (最是 一作:正是)

  • 徐门石潭谢雨,道上作五首。
    潭在城东二十里,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。
    簌簌衣巾落枣花,村南村北响缲车,牛衣古柳卖黄瓜。
    (缲 通:缫)

  •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,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。
    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

  • 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。
    时见幽人独往来,缥缈孤鸿影。
    (时见 一作:谁见)

    惊起却回头,有恨无人省。
    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。

  • 似花还似非花,也无人惜从教坠。
    抛家傍路,思量却是,无情有思。
    萦损柔肠,困酣娇眼,欲开还闭。
    梦随风万里,寻郎去处,又还被、莺呼起。

  • 春未老,风细柳斜斜。
    试上超然台上看,半壕春水一城花。
    烟雨暗千家。
    寒食后,酒醒却咨嗟。
    休对故人思故国,且将新火试新茶。
    诗酒趁年华。

  • 昨夜霜风。
    先入梧桐。
    浑无处、回避衰容。
    问公何事,不语书空。
    但一回醉,一回病,一回慵;
    朝来庭下,光阴如箭,似无言、有意伤侬。
    都将万事,付与千钟。
    任酒花白,眼花乱,烛花红。

  • 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秋凉?夜来风叶已鸣廊。
    看取眉头鬓上。
    (秋凉 一作:新凉)

    酒贱常愁客少,月明多被云妨。
    中秋谁与共孤光。
    把盏凄然北望。

  • 夜饮东坡醒复醉,归来仿佛三更。
    家童鼻息已雷鸣。
    敲门都不应,倚杖听江声。
    长恨此身非我有,何时忘却营营。
    夜阑风静縠纹平。
    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

  • 东风袅袅泛崇光,香雾空蒙月转廊。
    只恐夜深花睡去,故烧高烛照红妆。

  • 楚人悲屈原,千载意未歇。
    精魂飘何处,父老空哽咽。
    至今沧江上,投饭救饥渴。
    遗风成竞渡,哀叫楚山裂。

  • 是岁十月之望,步自雪堂,将归于临皋。
   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。
    霜露既降,木叶尽脱, 人影在地,仰见明月,顾而乐之,行歌相答。
    已而叹曰:“有客无酒,有酒无肴,月白风 清,如此良夜何!”客曰:“今者薄暮,举网得鱼,巨口细鳞,状如松江之鲈。

  • 一别都门三改火,天涯踏尽红尘。
    依然一笑作春温。
    无波真古井,有节是秋筠。
    惆怅孤帆连夜发,送行淡月微云。
    尊前不用翠眉颦。
    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
    (尊 通:樽)

  • 余去岁在东武,作《水调歌头》以寄子由。
    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,过中秋而去,作此曲以别。
    余以其语过悲,乃为和之,其意以不早退为戒,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海,从事鬓惊秋。
    中年亲友难别,丝竹缓离愁。

  • 春宵一刻值千金,花有清香月有阴。
    歌管楼台声细细,秋千院落夜沉沉。

  • 重重叠叠上瑶台,几度呼童扫不开。
    刚被太阳收拾去,却教明月送将来。
    (却教 一作:又教)

  • 齐有富人,家累千金。
    其二子甚愚,其父又不教之。
    一日,艾子谓其父曰:“君之子虽美,而不通世务,他日曷能克其家?”
    父怒曰:“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,岂有不通世务者耶?”

  • 凭高眺远,见长空万里,云无留迹。
    桂魄飞来,光射处,冷浸一天秋碧。
    玉宇琼楼,乘鸾来去,人在清凉国。
    江山如画,望中烟树历历。

  • 常羡人间琢玉郎,天应乞与点酥娘。
    尽道清歌传皓齿,风起,雪飞炎海变清凉。
    万里归来颜愈少,微笑,笑时犹带岭梅香。
    试问岭南应不好,却道: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
  • 东武望余杭,云海天涯两渺茫。
    何日功成名遂了,还乡,醉笑陪公三万场。
    不用诉离觞,痛饮从来别有肠。
    今夜送归灯火冷,河塘,堕泪羊公却姓杨。

  • 落日绣帘卷,亭下水连空。
    知君为我新作,窗户湿青红。
    长记平山堂上,欹枕江南烟雨,杳杳没孤鸿。
    认得醉翁语,山色有无中。

  •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,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,淡烟疏柳媚晴滩。
    入淮清洛渐漫漫。
    雪沫乳花浮午盏,蓼茸蒿笋试春盘。
    人间有味是清欢。

  • 顷在黄州,春夜行蕲水中,过酒家饮,酒醉,乘月至一溪桥上,解鞍,由肱醉卧少休。
    及觉已晓,乱山攒拥,流水锵然,疑非尘世也。
    书此语桥柱上。
    (由肱 一作:曲肱)
    照野弥弥浅浪,横空隐隐层霄。

  • 粗缯大布裹生涯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
    厌伴老儒烹瓠叶,强随举子踏槐花。
    囊空不办寻春马,眼乱行看择婿车。
    得意犹堪夸世俗,诏黄新湿字如鸦。

  • 十月九日,孟亨之置酒秋香亭。
    有双拒霜,独向君猷而开,坐客喜笑,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,故作是篇。
    两两轻红半晕腮,依依独为使君回。
    若道使君无此意,何为,双花不向别人开。

  • 伽花彩甚奇,谓有初春之兴。
    因作二首,寄袁公济
    雪颔霜髯不自惊。
    更将翦彩发春荣。
    羞颜未醉已先赪。
    莫唱黄鸡并白发,且呼张丈唤殷兄。
    有人归去欲卿卿。

  • 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
    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。
    老僧已死成新塔,坏壁无由见旧题。
    往日崎岖还记否,路长人困蹇驴嘶。